“四大理念”引领罗湖城市更新
| 招商动态 |2016-06-28
原金威啤酒厂旧址,现成为粤海置地城市更新项目。
粤海置地城市更新项目效果图。
去年8月底,罗湖成为全市首个城市更新改革试点,这也意味着罗湖城市更新将率先“吃螃蟹”,没有现成的经验借鉴,需要“摸着石头过河”。 关键时刻,罗湖人的改革创新基因再度凸显。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定支持下,贯彻实施省委副书记、市委书记马兴瑞和市长许勤提出的发展战略,罗湖区快速承接城市更新相关系统工程,并迅速制定了详细科学的“作战”体系和章法,绘出了新一轮罗湖改革发展“战略路线图”。 梳理试点工作启动以来的“脉络”,可以发现罗湖的城市更新改革试点工作有章有法,不是“某个部门关起门来搞更新”,也不是“想到哪儿干到哪儿”,而是立足实际、攻坚克难、勇于创新、全盘考量,坚持城市更新与功能提升、产业升级、民生改善、安全生产“四个联动”,以“科学更新、高效更新、协同更新、阳光更新”四大理念引领城市更新。围绕市里“东进”战略,罗湖区更把城市更新工作与“东进”战略实施有机结合起来,以此为重要抓手,推动老城区二次开发、快速发展。 科学更新 “规划引领”未雨绸缪,“产业优先”少走弯路 城市更新是一项复杂性、系统性工程,首要的就是科学前瞻。罗湖城市更新坚持规划引领、产业优先,要求重点区域更新时必须先做区域和产业规划,具体项目规划必须符合其区域和产业规划。 罗湖成为城市更新改革试点后,市场主体热情响应。截至目前,罗湖新受理项目14个,加上市里结转项目52个,推进中的项目共66个。10个月来完成了7个项目区级计划审批、14个项目规划审批、7个项目市建环委审批,推动9个项目开工,下半年还将开工7个项目。 区城市更新局、区产业部门不断加强与市场主体沟通,第一时间与其对接,指导其结合罗湖区情实际,“先做产业规划,再做空间规划”,尽可能少走弯路,避免将来城市更新完成后出现空间闲置。 据悉,罗湖将在湖贝、蔡屋围、笋岗—清水河等重点片区实行连片规划和更新,以“大项目带动大片区”、“大片区带动大开发”。总投资730亿元、建筑面积超500万平方米的蔡屋围、湖贝两大统筹片区将尽快完成规划审批,推进罗湖金融和消费产业的集聚和提升。 罗湖还将“十三五”重点规划建设的“一核一带”,即“金三角”国际消费中心核心区、大梧桐创新产业带与城市更新有机结合起来,引导城市更新项目按照片区功能地位进行产业规划和招商引资。出台《罗湖区城市更新重点项目认定办法》,解决城市更新与产业招商脱节问题。 高效更新 审批提速提质提效,强力协调“马上就办” 改革试点以来,市、区两级部门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简政放权、提速增效的要求,罗湖区系统承接了原分散在市规委、市住建等7个市直部门的22项城市更新审批权,并依据政策法规在区层面上进行资源整合、流程再造。 如改革多部门串联审批做法,全面推行“一站式”服务,在行政服务大厅设立专门窗口,实行集中受理,相关部门后台信息共享、并联审批。试点后,审批层级由四级变为两级,审批环节由25个变为12个,审批时间从3年压缩到1年。区城市更新局变管理为服务,做到每个更新项目都有专人跟踪,发现问题后在区领导小组每周专题例会上及时上报、马上协调,获得企业的广泛好评。 通过简政放权,减少审批层级,罗湖城市更新工作效率全面提升,项目得到有力实施。昨日开工的“兆鑫·汇金广场”、“银湖时代中心”、“深圳(罗湖)互联网金融产业总部基地”3个项目都于试点后向区里申报,仅8个月走完审批流程。 为弥补区级在规划设计层面力量的不足,罗湖区公开招标选取了中规院等5家规划设计机构组成“技术服务机构预选库”,从中选取12名专家组成“专家库”,为项目审批提供技术支持。由罗湖着手开发的全区“一张图”查询系统,包含了城市更新项目库、公共配套设施库,实现了学校、社康中心、日间照料中心、社区活动室等各类数据同步查询、图形定位、统计分析。工作进度均可在线查询和显示,项目进展一目了然。“大数据”的支撑,使审批决策更加高效科学。 重任当前,罗湖还构建起强有力的协调机制。区委书记贺海涛和区长聂新平挂帅担任区城市更新改革领导小组“双组长”,每周召开领导小组会议,区相关部门联合参加,强力统筹全区资源,协调解决城市更新中的具体问题。对涉及区事权以外的事项,由区领导牵头进行协调。 协同更新 “四个联动”补齐短板,城区治理一并结合 罗湖坚持城市更新与功能提升、产业升级、民生改善、安全生产“四个联动”,区各职能部门提前介入,将更新项目的产业定位、招商引资、公共配套、市政设施、绿色建筑等作为审批前置条件,要求每个项目根据片区民生、公共配套等短板,强制配建所需的公共设施,凡是满足不了学位、医疗、交通等民生和市政配套设施的更新项目一律不批。力求通过“一次更新”,补足老城区短板,提升城市更新的整体水平和质量。 罗湖区城市更新局局长陈磊峰介绍说,这次集中开工的6个项目建成后,将会为罗湖区提供约150万平方米的产业空间、近3万平方米的公共配套设施,2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、一所公立小学,以及公交车首末站、地下公共充电站等基础设施和民生配套工程。 结合“城市管理治理年”,罗湖还把城市更新与拆除违建、整治安全隐患、清理淘汰低端企业结合起来。如通过水贝村城市更新项目,拆除历史遗留违法建筑、清理淘汰多家小作坊小门店,彻底解决消防等安全隐患和脏乱差等环境问题。 阳光更新 堵住权力寻租空间,打造阳光工作平台 从一开始,罗湖就确立了城市更新项目审批“按标准走没有例外”、“找制度不找人”的准则,让城市更新在阳光下运行。 试点改革初期,区城市更新局制定出台了《罗湖区城市更新实施办法(试行)》作为推进城市更新改革试点的总体制度保障,对容积率、地价等敏感问题从严规定,堵住权力寻租空间。探索制定了《罗湖城市更新操作手册》等一系列制度,梳理出城市更新全链条流程图并规范操作程序,努力使城市更新改革试点成为有体系、有标准、可复制、可推广的经验。 在此基础上,罗湖举办 “城市更新开放日”活动,实现所有业务集中化、公开化、透明化办理,打造阳光工作平台。值得一提的是,罗湖注意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、梳理风险防控点,区纪委牵头成立城市更新试点工作廉政防控小组,区检察院、区城市更新局联合建立了更新项目专项预防机制。区里还邀请国家审计署驻深办介入,帮助提示廉政风险。 罗湖“十三五”规划中提出:未来五年,罗湖将拓展新空间提升新价值、打造精致精品精彩城区、建设宜居宜业幸福家园、勇当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区。借力城市更新大面积推进,罗湖正大踏步迎来“蝶变”。